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鍛煉的重要性,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
人們健身熱情高漲,鍛煉方式打破時空界限,既『入雲端』又『接地氣』;健身場所從線下健身房拓展到更多場景;健身器材從啞鈴、瑜伽墊豐富到『健身環』、虛擬動感單車等,更具互動性、趣味性。
疫情防控期間,健身愛好者積極探索新奇有趣的健身路徑,『雲健身』蘊含勃勃生機,居家體育開啟一片新天地。
雲端賽事
勢頭正旺
『原以為錯過了這次跑廈門馬拉松的機會,沒想到還能「雲參賽」!』來自福建漳州的馬拉松愛好者黃先生在報名廈門馬拉松時沒有中簽,可為期7天的線上賽彌補了他的遺憾。和黃先生一樣,眾多馬拉松愛好者通過這場『雲上馬拉松』過足了癮。
去年10月,由中國田徑協會主辦的『跑遍中國』線上馬拉松系列賽順利啟動,計劃開展千餘場賽事,以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參與活動,推動全民健身,助力全民健康。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30餘萬跑步愛好者報名參加了線上比賽,廈門馬拉松線上跑便是系列賽中的一站。
與線下賽事不同,『線上跑』沒有地域、人數限制,給了更多跑者參與的機會。同時,『線上跑』參與時間相對自由,比賽線路也更靈活,降低了參與門檻,減輕了人員聚集帶來的疫情防控壓力。
線上馬拉松,參賽體驗也不錯。參賽者可以獲得組委會頒發的電子成績證書,完賽成績也將納入中國田徑協會線上賽數據庫。組委會還給參賽者准備了禮物,包括紀念品、景點門票,還有直通線下馬拉松的參賽名額。
幾年前,線上馬拉松就受到了不少跑步愛好者的青睞,中國田徑協會還專門出臺《關於開展線上馬拉松等跑步活動的指導意見》,對如何科學開展線上跑步活動給予指導。
智慧健身
趣味十足
平時不愛運動的河北邢臺市民李鵬飛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家客廳會變成『健身房』。以前他很少鍛煉,可是眼看著自己體重快要逼近180斤了,他果斷網購了一臺AI健身車。
家人以為李鵬飛這次只是『心血來潮』堅持不了多久。沒成想幾個月過去了,他不僅堅持了下來,還鼓勵家人朋友一起健身。『我經常和朋友聯網「雲騎行」,你追我趕,樂此不疲。科技融入健身場景,給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體育運動具有互動、游戲等屬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賦能,使運動更加智能化、個性化,能進一步激發大家的參與熱情。可穿戴設備,可以實時記錄運動軌跡、身體指標等數據,進行健康自檢;點開手機,可以設置個性化運動場景,對場地設施進行智能化管理。
不久前落幕的第二屆全國智能體育大賽讓我們對全民健身的未來圖景有了更清晰的想象。大賽充分運用智能技術,融合社交、競技、場景內容等元素,廣泛連接全國各地的體育健身愛好者。『大賽不僅是引領全民健身的重要旗幟,更是推動智能體育產業發展的關鍵抓手。』大賽組委會執行主任潘建臣說。
多方聯動
接力未來
『雲健身』好處雖多,但目前看仍是外出運動受限情況下的權宜之計。健身具有體驗性、社交性強等特點,而『雲健身』很難達到即時互動的效果,很多體育活動也暫時沒辦法在線上開展。健身達人劉先生對此感受頗深,『這雖然能消解些許宅在家裡無法運動的遺憾,但我仍然很懷念在健身房「擼鐵」的感覺,家裡沒有健身房那種運動氛圍,不能跟教練實時互動。』
『雲健身』沒有線下健身時老師的手把手指導,也缺少互相支橕的社交環境氛圍,健身者的運動習慣比較難保持,很有可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此,無論線下運動還是『線上健身』,最重要的都是持之以恆,要練得科學、練得健康。
武漢體育學院教授柳鳴毅提醒,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年齡、居住環境等,找到適合自己的健身方法,最好能制訂適宜的訓練計劃,防止損傷和過度訓練,『跟著視頻鍛煉或與好友線上比拼時要量力而為,以中低強度為主,不要太過追求力量和速度。』
放眼當下,人們的健身意識被進一步喚醒,互聯網屬性在全民健身領域隨處可見。面向未來,著眼全民健身發展,如何將線上與線下更好地融合,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道裡區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 『九小場所』檢查實現全覆蓋2021/02/09
- 姐妹情深!婁藝瀟鄧家佳相伴過年 一起貼臉看煙花2021/02/18
- 國際足聯主席:新版世俱杯將成為全世界最好的俱樂部賽2020/12/10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2021別樣春節圖鑒:儀式感足、春節檔火、宅經濟熱
- 智能測溫7.53億人次 特殊數字看特別春運
- 聚焦春節主題 多地數字人民幣試點添年味
- 教育部強調兒童入托入學須查驗預防接種證
- 冰凍三尺!嚴寒天氣致美31人死亡 數百萬人無電可用
- 歐盟居民2019年人均產生半噸城市垃圾
- 羅馬尼亞開學以來上千師生感染新冠病毒
- 應對疫情 南非一酒店用機器人當禮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