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健康  >  龍江醫訊
搜 索
小兒隱睾危害大 專家提醒:隱睾癥防治,應從小做起
2018-01-17 09:12:5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 (通訊員 江麗波 高浩凱) 谷先生幼年時期患有隱癥。最近,他時常感覺腹脹、腹痛,到醫院檢查時發現,他的腹腔內部長了一個巨大的惡性腫瘤。醫生告訴他,腫瘤的形成與他幼時患上隱睾癥未及時就醫有直接關系。如今,谷先生罹患惡性腫瘤,他的家人對此後悔不已。

  據了解,當下不重視家中寶寶睾丸健康的年輕爸媽不在少數,殊不知,『小』隱睾竟有『大』隱患。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泌尿外一科主任孫長華提醒廣大家長:小兒隱睾需早發現早治療,延誤病情會影響男性成年後的生育能力甚至誘發癌癥。

  什麼是隱睾,通常有哪些癥狀?

  據孫主任介紹,隱睾又稱睾丸未降,即患者一側或兩側睾丸未完全下降到陰囊內,而停留在腹股溝管或腹腔內,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先天性小兒男性生殖系統疾病。隱睾類型可分為單側和雙側隱睾兩類,通過觀察可發現,單側隱睾患兒的陰囊明顯不對稱,雙側隱睾患兒的陰囊則多呈扁平狀。站立時,患兒的陰囊內空虛無睾丸,在腹股溝處或可見局部隆起。

  隱睾有哪些危害?

  由於隱睾癥一般無明顯臨床癥狀,又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所以常常不能引起家長的重視。其實,它對孩子成年後的生育功能有著極大的影響。孫主任說,睾丸是男性產生精子的器官,陰囊內2℃-3℃的低溫環境纔是滋養它生長發育的『溫床』。若睾丸不能下降到陰囊,它的溫度與人體體溫一致,加之長期處於不利生長發育的環境,睾丸將有停止發育,甚至萎縮的可能性,最終直接影響成年後孩子的生育能力。另外,不在陰囊內的睾丸由於溫度比較高,加之內分泌紊亂導致生殖細胞轉化、發育異常,隱睾的睾丸存在極大的癌變隱患,惡變的幾率約為正常睾丸的18?40倍。

  隱睾應該如何進行防治? 孫主任提醒家中有男寶寶的廣大家長,防治幼兒隱睾要做到『勤觀察、早治療』。因此,當家長為孩子換衣、洗澡時,應多留意其陰囊的發育情況。一旦發現陰囊發育較小、陰囊扁平、陰囊左右不對稱、在陰囊內摸不到睾丸等情況時,應提高警惕,及時帶孩子到正規的醫院就診。有些家長認為,等孩子大一點睾丸就可自動下降到陰囊,這是大錯特錯的。事實上,睾丸僅在小兒剛出生的六個月之內有較大的自行下降幾率,滿一歲之後已無自行下降的可能,必須盡快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孫主任表示,孩子出生後的6?12個月之內是接受睾丸下降固定術的最佳時間,12?24個月內接受手術也可有效保證孩子的生育能力。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即使做了手術,也將對患兒的生育能力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因此廣大家長必須引起重視,莫因疏忽病情而毀掉孩子的一生。

責任編輯:王聰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