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 (通訊員 白雲 李盼)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今年的主題是:『我可以,我們都可以』,旨在增強人們戰勝癌癥的信心。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全球約有900萬新增癌癥病例。如今,癌癥已成為人類最主要的死因之一。近年來,盡管癌癥死亡率有所降低,藥物發展也有新的方向。但人們仍『談癌色變』,認為患上癌癥就是被判了死刑。
2月的哈市依舊寒冷,在哈爾濱市第二醫院血液腫瘤科,病房內格外的安靜。突然,走廊裡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位老人被緊急推進病房接受檢查。老人患胃癌多年,化療後效果很好。在家中休養時卻突然嘔吐、便血。醫生立即開始檢查,周圍再次安靜。此時,一位家屬突然啜泣起來。
這樣的寧靜與喧鬧每天都在上演。有人在這裡重獲新生,也有不甘的人生,不得不在這裡落幕。這裡有留戀,同時也充滿著希望。


告 別
『閨女,我要走了』
『明明啊,明天我就要走了,今天跟你告個別。』張大爺說這句話時,護士夏明明正趴在床邊,仔細地找著靜脈准備輸液。夏明明數不清這是張大爺第幾次與她『告別』了。因為這樣告別的話,每天都有。
見夏明明不說話,張大爺有些急了。『我到時候了,明天真要走了。』這時,夏明明已經成功紮上了針。『大爺您不會走的,別瞎想。』她輕輕地握了握那雙已經枯乾的手。
晚上,是護士長李冬梅的夜班。夏明明對她說了張大爺今天的『告別』,李冬梅心裡有些不安。她知道,張大爺已經臥床很久。盡管積極地接受了治療,但腫瘤的迅速發展,使他已無法再像從前那樣行動自如了。
李冬梅清楚的記得,張大爺走進血液腫瘤科的樣子。『一米八幾的大個兒,健步如飛。走起路來精神頭兒十足,根本看不出像個癌癥患者。』張大爺愛散步,治療之餘他會獨自到醫院樓下的公園遛彎兒。回來後,又熱情的和醫護人員們打招呼。
李冬梅不記得,從什麼時候起病房外再也見不到張大爺的身影。盡管醫生已用盡全力,但腫瘤仍讓他日漸虛弱。張大爺似乎不再那麼高大了,有時他躺在床上,身體緊緊地蜷縮在一起。疼痛使他重新找回這個曾經在母體中的姿勢。他常常咬牙,不發一聲——他最怕麻煩別人。他常對醫生說『謝謝』、『麻煩了』。化療後的靜脈難找,他對護士說:『孩子別著急,慢慢找。』隨著病情的加重,張大爺便開始了每天的『告別』。
血液腫瘤科裡的護士們都記得,張大爺每天都對他們說:『閨女,大爺明天就要走了。』說這話時,他異常平靜,像在與人嘮家常。每個聽到『告別』的護士,都勸上一句:『大爺,別這樣,您肯定能好起來。』
張大爺認真的和大家告別,人們卻固執地想要拒絕。
直到呼叫器響起,李冬梅的思緒纔被拉回。看著亮起的床號,她想,這次真的要和張大爺道別了。此時的張大爺已近彌留。看到趕來的醫護人員,他吃力地雙手合十,輕輕作揖。李冬梅附下身,聽到他的喉嚨裡艱難地吐出幾個字:『給你們添麻煩了。』
第二天來交班的夏明明,聽說張大爺昨晚走了,她楞了一下,轉回頭沈默良久。『這回大爺是真的走了。』她說。


守 護
幫助患者重獲新生
在血液腫瘤科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不說再見。沒有明文規定,但無論是醫生或患者,都不約而同、心照不宣地遵守著。『在這裡,送走的病人比其他科室更多。』對於這一點,護士齊麗燕有著真切的體會。
這樣的溫柔與克制,波瀾與安寧,讓每一名血液腫瘤科的醫護無法平靜。而有時患者和家屬殷切的希望,又成了醫生背負的殘酷壓力,使他們承受著孤獨感與使命感。
除了醫學的不可為,更多時候血液腫瘤科的醫生們,在積極地為患者找尋生的希望。血液腫瘤科孟秋主任認為,癌癥並非完全無法醫治。『如今,仍有許多人談癌色變,以為得了癌癥就被判了死刑。』血液腫瘤科孟秋主任說。『其實許多早期癌癥,診斷後是可以完全治愈的。甚至還有許多人通過治療,可以重新回歸到正常的生活。』
哈爾濱市第二醫院血液腫瘤科孟秋主任談生死,已從容。她覺得,在血液腫瘤科不該只有死亡的壓抑,許多生的希望同樣也在這裡出現。『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孟秋主任覺得,血液腫瘤科醫生不僅要看淡生死、治療疾病,更要安慰心靈。『病人就像年幼的孩子,常常需要我們的保護。如果我們很快放棄,患者就徹底失去了希望。在這裡,我們送走了一些人,可同樣有許多患者通過積極的治療重獲新生,這是醫生和患者共同創造的奇跡。面對癌癥,最重要的就是堅定信心,要有戰勝病魔的必勝心。』
希 望
『別怕,有我』
『醫院的壁聆聽了比教堂更多的禱告』。在血液腫瘤科這座生死橋,匯聚著生與死,悲與歡,殘忍與溫柔。血液腫瘤科的醫護們,經歷了太多生命的終程。可每當有患者離開,仍忍不住同家屬一同流淚。『面對生死,沒人能無動於衷。』
漸漸的,大家都在這樣的離別中找尋到了自身職業另一種意義。孟秋主任說,在這裡,關懷顯得更加重要。在治病的同時,更要給予患者更多的尊嚴。『哪怕嘮幾句家常,聽一聽他們過去的故事。都會讓他覺得有人陪伴,更加溫暖。』孟秋主任說。
患者是朋友,更是家人。痛苦時,緊握的雙手;傷心時,鼓勵的話語;絕望時,溫暖的擁抱。這樣的陪伴成為了血液腫瘤科另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每一名醫護都在默默的遵守著。讓這裡除了無可奈何的離別,更充滿了愛與希望。
54歲的車女士曾是個生意人,終日奔波。一年前被查出患有乳腺癌,拿到診斷的那一刻,她感受到了深深的絕望。起初當她走進血液腫瘤科時,自覺已無法痊愈,想要放棄治療。『是這裡的醫護們開導了我,每次見到都會陪我聊天,更多的時候他們在傾聽。可這讓我覺得自己還有希望,就連手術和化療,都沒那麼可怕了。』車女士說。
午後的陽光穿過樹枝,斑駁地映在病房裡。車女士輕輕地合上眼,享受著寒冬裡的溫暖。如今,她暫停了一切工作。『以前總在做加法,現在開始學習做減法。等身體養好後,想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好好享受生活。』她無限憧憬著。
病房外,一名新入院的患者被推了進來。她躺在床上,無聲的哭泣。孟秋主任走上前,緊緊地握著她的手說:『別怕,有我。』
她的聲音堅定而有力。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國家出重拳防止沈迷網游 守護少年的你
- 北京證券交易所三大基本業務規則征求意見
- 中秋假期火車票9月5日起開售
- 鄭州9名公職人員因疫情防控不力被追責問責
- 中國向緬甸撣邦捐贈抗疫物資啟運
- 阿富汗塔利班表示已控制潘傑希爾省除首府外所有地區
- 『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伊拉克北部發動襲擊致13死5傷
- 颶風『艾達』暴露美基建問題 多州政府反思應對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