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健康  >  今日看點
搜 索
讓百姓少跑路,少花錢,看好病——貴陽市烏當區建立區域衛生協同系統見成效
2018-02-28 14:49: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貴陽2月27日電(記者 肖艷)『上面的醫院病人多,太擠,這裡基本不用排隊,費用報銷還高一點。』近日,在貴陽市烏當區新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民陳全順對記者說。她因為頸椎問題前來就診,醫生建議她做個影像檢查。

  記者看到,陳全順通過服務中心遠程會診室DR設備拍完的片子,同步上傳到了位於烏當區人民醫院的影像診斷中心。診斷中心醫生王德富及同事對上傳的片子進行評片,並出具診斷報告。不到10分鍾,陳全順的診斷報告反饋到了新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影像醫生很稀缺,鄉鎮衛生院幾乎都沒有。這個區域協同系統幫我們解決了沒有醫生的大難題。』服務中心主任張治品說。

  2014年,烏當區被列為全國基層衛生改革重點聯系點。為有效提高基層衛生機構綜合服務能力,烏當區先後投入4000萬元,建立『1+3+X』的區域衛生協同系統,完成了基層醫療機構院內局域網改造等工作。

  『我們建起了一套HIS(醫院信息系統)、三個中心(區域影像中心、區域心電診斷中心、區域檢驗中心)和覆蓋城鄉所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區域衛生協同系統。』烏當區衛計局信息中心主任劉軒然介紹,此系統2017年3月開始投入使用,全區醫療大數據在區人民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和10家基層衛生醫院間全天候無障礙共享。

  此外,烏當區以『五室一中心』建設為抓手,在全區公立基層醫療機構配齊了影像、檢驗檢查、心電等設備並與區人民醫院互聯互通,實現區人民醫院為基層衛生機構提供檢驗檢查結果報告和遠程會診。目前,區域影像中心為基層出具影像診斷報告3000餘例。

  為了確保鄉鎮衛生院能夠得到及時反饋,烏當區影像診斷中心以及心電中心都有醫生全天值守。『我們有三個專職醫生24小時輪班,兩名醫生機動。為了確保醫療安全,出具的每一份檢查報告我都要先審一遍再由醫生反饋到鄉鎮衛生院。』心電診斷中心主任錢銀芬說。

  『檢驗中心用得比較少了,因為鄉鎮都有設備,只要會操作,設備能夠自動出具報告。』2017年底,貴州省實現遠程醫療四級全覆蓋,並給鄉鎮衛生院統一配齊了生化分析儀等檢驗設備。

  『除了感冒發燒、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農村老百姓主要是跌打損傷比較多,鄉鎮衛生院執業醫師少,臨床經驗少,原來出現這種情況就必須坐車到區醫院來,最偏遠的鄉鎮到區裡有40多公裡,現在只要在鄉鎮衛生院拍一個片就行了。』張治品說。

  除了通過硬件連接方式建立協同系統,烏當區還在人纔培養上構成協同。王德富說,在下鄉支醫過程中,對鄉鎮醫生如何用影像設備檢查等都進行了培訓;距離近的鄉鎮,醫生周末可以直接到區裡進行培訓。

  『我們已經實現基層首診、分級診療,而且病歷可追蹤。鄉鎮醫院轉過來的患者,可通過系統查看病歷,避免了重復檢查,減少了重復收費,這對家庭貧困的患者來說很重要。』王德富表示,通過與區人民醫院的互聯互通,提昇了基層衛生醫療服務能力。

  而今,烏當區患者不用跑區醫院,就可以得到上級醫院醫生的診斷,而且可按照鄉鎮衛生院的比例報銷,大大提高了鄉鎮醫院就診量。

  『通過建立協同系統,有效解決了基層能力不足、優質資源無法下沈的問題。我們的目標,就是讓老百姓少跑路,少花錢,能夠享受上級優質醫療資源的服務,看好病。』劉軒然說。

責任編輯:王聰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