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健康  >  龍江醫訊
搜 索
聚攏專業人纔 研討穿刺熱點 推動專科發展——黑龍江多家醫院組團參加全國首屆穿刺培訓班
2018-04-26 10:36:28 來源:東北網  作者:衣曉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衣曉峰)又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正值春意盎然、草木蔥蘢的早春時節,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放射生物與多模態診療專業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共同主辦的『第一屆解放軍總醫院放療科穿刺培訓班』,於4月19至21日在首都北京隆重舉辦。來自遼寧、河北、河南、廣東、內蒙、山東及黑龍江省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第三、第四醫院和省農墾總醫院、省農墾紅興隆管局中心醫院、佳木斯市中心醫院等全國腫瘤放療科、腫瘤微創治療科的100多位學員就穿刺技巧、適應證、術後並發癥處理等內容接受了系統培訓。

  近年來,以精准治療為核心的各種精確診治技術相繼應用於臨床,極大地提高了放療療效。其中以射波刀為代表的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系統,對腫瘤病灶完美地實現了精准定位、精准計劃、精准放療,其治療精度高達到亞毫米級。不僅如此,射波刀既可以像外科手術一樣切除腫瘤病灶,還能夠有效保存體能和機能組織,為後續治療的銜接和承接提供了可行性的保障,進而徹底顛覆了傳統醫學的認識和理念。但在實施此項技術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准確地在腫瘤內植入金標粒子,通過追蹤植入標記物確保實現精確放療,增強靶區的劑量分布和降低正常組織的劑量。因此,穿刺植入技術成為達到精確放射治療的前提與關鍵核心技術之一。

  針對目前國內各級醫院放療科掌握經皮穿刺植入標記物技術的人纔寥寥無幾,相關操作知識和實踐技能尚有很大提昇空間的現狀,由解放軍總醫院放療科發起舉辦了第一屆穿刺培訓班,邀請到了業界10餘位權威專家,就《CT介入技術常規、到靶區方法和CT引導下穿刺技巧》、《超聲下穿刺活檢和金標准植入及並發癥處理》、《CT引導經皮活檢基本技術和臨床應用》、《穿刺出血的急診介入治療》、《CT下數控穿刺引導定儀定位穿刺活檢與金標植入流程簡介》、《穿刺金標植入要點解析》等話題展開了精彩演講及學術探討;同時在該院放療CT室進行了精准放療的定位穿刺活檢與金標植入的現場示范演示,由專家面對面進行病例分析,手把手傳授穿刺要領和技巧,受到了學員們的廣泛好評和稱贊。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譚立君介紹說,放療目前早已成為癌癥治療的重要方式,這已被全世界所共識。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系統也稱射波刀,是唯一采用對體內動態病灶在實時追蹤中做靜態的照射,其治療精度高達到亞毫米級,對於腫瘤病灶的消除,稱得上是一件『大殺器』。通俗地解釋,就是依據CT掃描的數據,將米粒大小的黃金標記物(金標粒子)精確地植入到腫瘤病灶可識別區域,醫生根據腫瘤大小、部位、與敏感器官關系(如胃、腸等),確定放射劑量,物理師再依據金標顯示的區域(腫瘤病灶)和放射劑量制定物理計劃,以期達到根治腫瘤的同時不傷害正常髒器組織。『穿刺定位儀』猶如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和茫茫大海上的明亮燈塔,從根本上結束了以往醫生盲穿的歷史。

  現在,國內已有包括哈醫大一院等數十家三甲醫院和腫瘤專科醫院的放療中心開展了先進的射波刀業務,系統裝機數量迅速增加。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目前植入金標的技術至今尚不規范,穿刺成功率以及安全性等臨床應用水平仍亟待提昇。解放軍總醫院舉辦上述培訓班的目的,旨在聯合國內專家,結合自身穿刺經驗,傳播放射外科導航系統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造福於陷入困境的廣大腫瘤病人,幫助他們早日戰勝癌魔的挑戰。

  據了解,自2010年率先開展射波刀技術以來,解放軍總醫院已累計治療了10000餘例原發性肝癌、膽道腫瘤、胰腺癌、肺癌、頭頸部腫瘤等癌癥患者,無論是治療病例數量,還是治療總有效率,在國內外均處於領先地位。其中,小肝癌患者(病灶5厘米以下)1、2、3年生存率為100%、90%、76%;大肝癌患者1年和18個月的生存率達到了78.6%和59%;巨塊肝癌患者1年和18個月的生存率達到了63.8%和43.6%,與國外文獻報道外科手術統計生存率比較均有顯著改善。

  來自遼寧省鞍山市的周某,因患早期胰頭癌四處求醫,最後慕名到解放軍總醫院求助於射波刀新技術。此治療關鍵技術是在十二指腸與血管包饒的胰頭部位植入金標,之後通過精准定位,給予高劑量放射治療(10Gy/次,連續5次)。目前周先生病情好轉,局部腫瘤消失。

責任編輯:牟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