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健康
搜 索
MDT 腹腔鏡手術 使結直腸癌患者最大程度獲益
2019-05-05 16:19: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李宴群)隨著人口老齡化逐步加劇,腫瘤發病率也在逐年提昇。2017年,我國國家癌癥中心發布了中國最新癌癥數據,報告顯示:在中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達429萬,佔全球新發病例的1/4,死亡281萬例,預測在未來二十年,癌癥發病率仍將持續走高。據統計,我國大腸癌發病人數已較10年前增長了1倍之多。在中國惡性腫瘤中,大腸癌發病率迅猛上昇至第3位,每年約37.6被萬人診斷為大腸癌,平均每天約1000人被確診。

  記者從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了解到,近年來結直腸癌的患者不斷增多,年齡以50歲—70歲的中老年人為主,但也不乏一些高齡病患。具有創傷小、恢復快、術後並發癥少等優點的腹腔鏡下的結直腸微創手術在臨床應用逐漸普及,即使是年過八旬的高齡老人也可以接受微創手術治療。近日,該院結直腸外科一病房就成功為兩位八旬以上的高齡老人進行了腹腔鏡手術,術後恢復良好。

  MDT多學科協作為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

      日前,該院結直腸外科一病房聯合多學科專家成功為一位82歲高齡的患者實施腹腔鏡輔助右半結腸癌擴大根治術和肝轉移瘤切除術,患者術後狀態良好。

  據了解,患者半個月前出現腹痛腹脹,並伴有輕度的貧血,家人帶其來到該院結直腸外科一病房就診。入院後,於凱江院長組織院內專家認真評估了患者的病情及身體狀況,該患者貧血、結腸癌伴肝轉移,根本無法耐受傳統的開腹手術,手術風險極高,崔濱濱主任帶領其治療組成員經過術前的多次病情討論。腔鏡室吳華星主任為其做了結腸息肉EMR術,為患者的安全做了周密的安排,並邀請影像科張紅霞教授確認原發灶及肝轉移灶位置,與麻醉科王國年教授充分評估手術難度及麻醉風險後,決定為其采取創傷打擊較小的腹腔鏡手術治療。手術由崔濱濱主任及其治療組共同完成。術後患者狀態良好。

  據該院結直腸外科一病房主任崔濱濱介紹,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高齡結直腸癌患者的比例也逐年增加,老年患者機體組織、細胞的再生能力降低,導致術後機體功能恢復緩慢,吻合口及切口愈合慢,容易出現吻合口?、切口裂開、切口感染等並發癥。由麻醉科、重癥醫學科、內科、藥學部等科室協作的多學科聯合治療模式指導下的微創手術方式,大大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

  據悉,該院結直腸外科在崔濱濱主任的帶領下每年開展腹腔鏡微創手術數百例,一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MDT多學科的默契配合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MDT)是目前國際上最為推崇的腫瘤治療模式,也是現階段最符合實際治療需要的模式。MDT模式不僅是醫療技術發展的趨勢,更是以人為本的治療理念的體現。據崔濱濱主任介紹,結直腸腫瘤的治療需要內科、外科、放療科、病理科及影像科等各學科積極參與纔能使得病人受益最大化。

  為近百歲高齡老人手術積累寶貴經驗

      92歲的溫老太,曾因闌尾炎、子宮肌瘤、左半結腸佔位先後三次在當地醫院進行了開腹手術,腹部留下了兩道長長的手術疤痕和多處引流管戳孔疤痕。可不幸再次降臨,不久前,溫老太又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檢查發現直腸處長有一腫瘤,家人帶溫老太輾轉多家醫院,但均因老人年事已高,加之有過三次開腹手術經歷,醫院不願為其實施手術治療。最後,家人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帶溫老太找到該院結直腸外科一病房崔濱濱主任。入院後,崔主任為溫老太進行了仔細的檢查,並組織心內科、麻醉科進行了縝密的會診,由於溫老太年事已高加上之前三次的開腹手術留下的疤痕,根本無法耐受傳統的開腹手術,只能采取腔鏡下的微創手術,但這對92歲的高齡患者仍是有較大風險的。術前,崔主任在征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後,其治療團隊在麻醉科醫生護士的通力合作下,最終順利為溫老太實施了腹腔鏡下直腸癌擴大根治術。目前,溫老太恢復良好。

  高齡老人一旦需外科手術治療,因大多合並有基礎疾病,且病情復雜,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其手術的難度和風險也越發加大,為近百歲老人施行手術更是難上加難,對於醫患雙方都是巨大的挑戰。此次該院結直腸外科一病房成功為有過三次大范圍腹部手術史的百歲老人進行腹腔鏡手術在國內實屬罕見。

  據崔濱濱主任介紹,該院結直腸外科每年開展腹腔鏡微創手術數百例,積累了豐富的手術經驗,對於術中遇到的各種突發情況可以做到合理判斷,科學處置,這些都為成功實施此例高齡患者的腹腔鏡手術提供了技術支橕。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為今後高齡患者的外科手術治療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腹腔鏡技術嫻熟大大減少術後並發癥

  據崔濱濱主任介紹,雖然腹腔鏡下的結直腸手術已經開展多年,但很多患者對腹腔鏡手術的認識還存在誤區,認為不是開放性手術容易切不乾淨,而實際上腹腔鏡手術技術嫻熟以後,手術效果是非常理想的。由崔濱濱主任開創的頭側中央路入腹腔鏡右半結腸根治術,遵循腫瘤不接觸原則,手術更為安全,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可實現單孔腹腔鏡即可完成手術。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與探索創新,由他帶領的結直腸外科一病房治療組,腹腔鏡手術率佔比已提高到80%。和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術後疼痛減輕、術後並發癥少等優點,一般結直腸手術的術後並發癥吻合口?比率為3%-10%,該治療組能把術後吻合口?比率控制在千分之三左右,大大提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結直腸腫瘤如何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據崔濱濱主任介紹,美國在近十年間,50歲以上者大腸癌的發病率下降了30%,以65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下降最明顯,這主要歸功於腸鏡篩查的推廣。根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和專項篩查顯示,大腸癌大多發生在40歲至60歲年齡段。40歲以上的人,最好每隔兩三年做一次腸鏡,尤其是高危人群,即有家族腸癌史,有腸息肉以及慢性腹瀉、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闌尾炎、精神緊張、慢性膽道疾病等病史的人群,都應定期進行腸鏡的檢查。通過腸鏡檢查,及時發現息肉並切除,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若是在大腸癌發生的早期,發現並進行手術乾預,則結腸癌患者治愈率可達80%以上。

  一般腸癌的臨床表現主要有,排便習慣的改變與便血,腹痛、腹部腫塊、結腸梗阻、貧血,如果出現以上癥狀就應該抓緊就醫了。

  如何預防結直腸癌?除去遺傳因素外,要經常適度運動鍛煉身體,控制腹部脂肪,多吃高纖維食物,盡量避免長期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責任編輯:陳芳薇
【專題】科學抗癌 關愛生命 哈醫大腫瘤醫院健康文化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