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藥三分毒,藥物毒性作用是藥物不良反應的一部分,它往往是藥物固有的作用,劑量過大或長期服用是危害,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預知的,但不一定可以避免。』在2016年1月9日至10日召開的世界傑出醫師協會第二屆年會暨自然療法與食用菌微粉預防慢性病國際論壇上,專家們一致認為,自然療法即使用藥食同源(如黑木耳)和森林療養等方法會達到預防和治療慢性病的作用。
會上,來自中國、德國、法國、韓國、日本、尼泊爾等國家近百位專家、教授、學者、健康領域人士分別對『食用菌微粉預防慢性病』、『中醫生態醫學模式與發展路徑』、『癌癥流行病學考察』、『腫瘤的自然療法』、『森林療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等多樣的自然療法進行了學術交流和探討。
森林環境,由於其嫻靜的氣氛、美麗的景觀、溫和的氣候、芳香而清潔新鮮的空氣,尤其是極寒地帶的優質黑木耳的藥用價值等要素,從古至今受到人們的青睞。國際自然與森林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日本醫科大學衛生學公眾衛生學准教授李卿表示,森林療養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可以使人更有活力、更放松、更健康並且能降低精神壓力以及生活習慣病和癌癥的發病危險性。另外,他還說,內蒙古根河市處於極寒地帶,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5%,適合人們在這裡療養,而且該地區生長的黑木耳營養豐富,具有很強的藥用價值。
針對李卿教授提到的黑木耳的藥用價值,國家黑木耳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劉國祥補充說,黑木耳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防止血栓形成、調血脂和提高機體免疫等作用,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另外,他在會上當場提問了一些嘉賓關於食用黑木耳的方法,結果大部分人不知道怎麼食用,對此,他為大家進行了科普講解:黑木耳好的食用方法很重要,因為黑木耳是膠質的,破壁纔會容易被人體吸收。他強調說,極冷地帶的根河是最適合黑木耳生長的,根據它的生長特點(冷而慢),泡發黑木耳的水越冷越好,最好泡8小時左右再破壁,破壁在8~10分鍾纔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國外專家在會上聽完劉國祥等專家演講後,對我國極寒地帶成長的黑木耳栽培技術有著強烈的興趣。尼泊爾醫師瑞斯?瑞姆科瑞拉向劉國祥教授請教了如何把根河黑木耳的栽培技術運用到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的極冷地帶。
中醫治未病理念源遠流長,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獨具影響的理論之一。『但在西醫思維發展過程中,卻給中醫帶來了諸多問題。』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佟子林教授指出,中醫被西醫帶入治病為主的漩渦,喪失了中醫作為我國傳統國粹的文化傳承;中醫偏離辨證論治的思維,弱化了用中醫傳統理論指導醫療保健的實踐;中醫逐漸喪失強身健體的初衷,拋棄了以健康為導向的行醫觀;中醫發展向醫院模式闊步邁進,忽視公共衛生以及人體內在衛生資源的動員;中醫補償政策按項目計提,重過程輕效果;中藥炮制向批量、機械化轉變,增收益失工藝;中醫人纔過度依賴院校培養,重數量輕質量。
來自法國的年輕學者樂潛山對中國的養生研究頗深。他講述了道家闢谷養生的相關研究結果和自身體驗。他說,闢谷養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傳統養生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集體養生智慧的結晶。道醫自然療法說:疾病是來保護我們的;疾病是人的生命自然過程中,一個本能系統保護自己的過程;一切體外的致病物進入體內,以及體內自行發生的功能性障礙引起的不利於生命的反應活動,屬於疾病。化學藥物是對抗思維,會把本能壓抑,是亞健康的開始與慢性病的先兆。如果用道家清靜、無為、守中、順其自然的理念來闢谷,人就可以預防疾病發生甚至自愈。
『人的情緒可以致病也可治病。』德國醫師漢斯在會上表示,人的精神壓力過大或情緒不好極易使人生病,希望人們生活要積極、樂觀和自信。
尼泊爾人治病也用自然療法,比如人們長期的頭痛,西醫一般無法解決,而與會的尼泊爾醫師瑞斯?瑞姆科瑞拉卻用印度的古代自然療法,如用中藥榨的汁液對頭部熱敷約5—15天,配合按摩長期治療效果很好,能達到西醫達不到的效果。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癌癥高發率的國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范金虎教授對此認為,除了中國人口基數大的因素外,不能排除環境污染和生活壓力的逐漸加大等誘發因素。(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賓縣年中『擂臺賽』賽出發展加速度 『菜園革命』助力鄉村振興2021/08/13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國家衛健委:要從嚴從緊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 暴雨藍色預警!安徽江西等地有大到暴雨
- 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數量超6000萬 有你嗎
- 14類常見動物致傷有了國家級診療規范
- 澳大利亞新州單日新增病例創新高 年輕人感染率上昇
- 日本多地普降大雨致一人死亡兩人失蹤
- 開學僅兩天 美國佛州440名學生因疫情被隔離
- 英國國防大臣: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是『錯誤』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