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林老伯患有多種慢性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腦梗塞。由於這些慢性疾病每一種都需要服用多種藥物治療,因此算起來,他每天都要服用近30種藥物。
那麼,這麼多藥物該怎麼服用,是否會導致不良藥物事件?林依伯懮心忡忡,在吃與不吃中糾結不已。
『生活中陳老伯這種情況並不是少數。』福州市第一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卓健介紹,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常常合並有多種疾病。據調查,35%以上的老年人不止一種疾病,很多老年人以藥為伴,常常每天服用多種藥,藥物導致的不良事件也大大增加。為此,他和科室的張維波主治醫師一起總結了平時所遇到的老年人常見用藥誤區,希望能幫助老年人更好地安全用藥。
誤區一:
漏服和重服藥物
醫生:定個鬧鍾或用日歷記憶法
老年人記憶力衰退,經常忘東忘西,包括會忘記按時服藥,有時則重復服藥。
卓健提醒,忘記服藥時,千萬不要在下一次服用2倍劑量,不然藥物的副作用會加倍,造成身體負擔。他建議,如果該藥物屬於1天服用1次,忘記服用後,當天補上即可。1天服用2?3次的藥物,其中某一次忘記服藥,若接近這次服藥時間,可補服,下一次按正規時間服用。若已接近下一次服藥時間,則無需補服,下次服藥時間服用當次劑量即可,千萬不能一次吃兩次劑量的藥。
『對於記憶力不好的老年人,最好可以定個鬧鍾,提醒自己按時用藥。』卓主任表示,為了避免漏服和重復服藥,還可采用日歷記憶法,即每次服藥後,在日歷上作一個記號,如果不確定藥物已經服用過沒有,看一下日歷就清楚了。
誤區二:
憑自測指標自行調藥
醫生:萬萬不可,後果嚴重
『老年人萬萬不可憑自己的想法,自行調整藥量,這會造成嚴重後果。』卓主任介紹,一些老年人對身體很重視,家中配備血壓計、血糖儀等設備,有空經常自我監測,這本是一件好事,但一部分老年人會根據監測的指標自行停用一些藥物,這就不好了。他介紹,一些藥物突然停用的風險很大,比如心血管疾病常用的藥物『倍他樂克』,突然停藥可致心律失常、心絞痛、血壓昇高等風險。
擅自停藥後果嚴重,自行調整藥物劑量則同樣後果嚴重。『尤其對高血壓和糖尿病人。』卓主任介紹,科室裡曾有一個糖尿病病人,醫生們為他定好血糖目標值,調好了胰島素劑量,沒想到他回家後,聽信病友的意見,覺得目標值太高,於是自行調整胰島素劑量,結果多次出現低血糖,幸好家屬發現,及時送醫,這纔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除了降血糖的藥,自行調整降壓藥物也不行,很容易造成血壓波動,嚴重的會引起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等。卓主任介紹,其實,老年人的血糖與血壓控制目標與年輕人有一些差別,在老年科,每個老年人的目標值都應根據年齡、疾病和身體情況來制定個體化的目標值,不能盲目參照年輕人的標准。
誤區三:
抗生素是『萬能藥』或『絕不用』
醫生:這兩種情況都不可取
卓主任介紹,臨床發現,對於抗生素,老年人的態度呈現兩極化,有的認為抗生素是『萬能藥物』,過分依賴抗生素,只要感冒、發燒、喉嚨痛就服用,有些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甚至把它作為預防急性發作的藥物,經常服用;有的老人則害怕抗生素副作用大,不管是否需要都拒絕服用。
『這兩種情況都不可取。』卓主任表示,老年人在明確病因的情況下,要按醫囑服用抗生素,不必過分擔懮藥品副作用。
誤區四:
輕信保健品、秘方、偏方
醫生:長期服用或出現嚴重副作用
卓主任表示,保健品不是藥品,通常對治療疾病效果不大,加之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一些不良的保健品推銷商為提高保健品的療效,甚至會在其中添加廉價的西藥成分,比如降壓藥、降糖藥、激素等,長期服用可能出現嚴重的副作用。秘方、偏方則沒有科學依據,反而會延誤患者最佳治療時間,加重病情。他提醒,老年人身體不舒服應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為宜。
『此外,要注意,親戚朋友推薦的藥不一定就是「好藥」。』卓主任介紹,親戚朋友們出於好心,經常會將自己服用效果好的藥推薦給老年人,但這種方法在老年人那裡並不一定適用。因為老年人往往合並的疾病比較多,每個人的肝、腎功能狀態不同,選用藥物的品種和劑量也不同,所以對親戚朋友推薦的藥一定要諮詢醫師後服用。
誤區五:
藥吃越多越好
醫生:不妨進行『老年多重用藥評估』
老年朋友常合並有多種疾病,而現代醫院分科比較細,每次去看病幾個科看下來,像前文提及的林依伯一樣,一天吃近30種藥物便不足為奇。可老年人生理機能衰退,肝腎功能減退,導致藥物代謝、排出減慢,這便會導致毒副作用發生可能性大大增加,這該如何是好?
『這種情況下應盡量精簡藥物。』卓主任表示,當老年人每天口服的藥物超過5種時,最好請老年科醫師進行『老年多重用藥評估』,為用藥安全進行把關,針對疾病將目前所服用的藥物進行分類並逐個評估,減去作用相似的重復藥物、副作用明顯的藥物和不必要的藥物,以實現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同時,盡量減少用藥,減輕老年人的肝腎負擔,減少藥物副作用。(陳丹)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巴彥縣『黑土保護第一村』整村秋翻整地 打好農業生產基礎2021/11/05
- 黃軒談從影14年心態變化 稱演員應和觀眾保持距離2021/11/02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回應熱點問題
- 品質生活近在咫尺 騰飛吧!長三角
- 今日立冬,一片初雪喜時光,歲月不匆忙
- 疫情風暴眼的『擺渡人』:黑河沒有過不去的河
- 中國網友做了個片子 起底美國全球散毒真相!
-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俄方支持中方關切!
- 『韓國人原爆犧牲者慰靈碑』引日右翼媒體跳腳
- 又一起!印度一醫院發生火災11名新冠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