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江麗波 記者 杜筱 王原龍 周秘)糖尿病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近些年因為高油高脂飲食及以及不當的生活習慣導致很多人患有糖尿病。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發病年齡也從老齡化走向年輕化,30-45歲中青年成為糖尿病患病主力軍。據了解,我國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數高達1.14億,每10個人中就有1個是糖尿病患者。
據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內分泌二科副主任李征寒介紹,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長期科學的糖尿病飲食行為可有效減輕胰島負擔、維持正常血糖,預防並發癥的發生。但我國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對飲食缺乏足夠正確的認知,這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結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中國營養學會於2017年5月發布了《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提出糖尿病患者膳食管理的八條營養健康建議。
今天,我們請到了李征寒副主任作客東北網,請她針對糖尿病患者飲食中的常見問題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讓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主持人:李主任,您好!歡迎您來到東北網,為我們廣大網友進行糖尿病患者飲食方面的科普。先跟我們網友打個招呼吧。
李征寒:大家好!很高興做客東北網與大家進行交流。希望通過這個訪談,能讓你們了解更多的關於糖尿病患者飲食方面的知識。
主持人:謝謝李主任。一說起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逐漸被大家所熟知,發病年齡也從老齡化走向年輕化,30-45歲中青年成為糖尿病患病主力軍。雖然它是一種常見病,但還是有人不少人對於糖尿病沒有清晰的認識,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有不少誤區。先請李主任為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糖尿病?誰是導致糖尿癥的元凶?
李征寒:葡萄糖是每個人血液中都必須含有的物質,因為它能給我們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但是如果人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超過正常值,並且長期持續這樣,我們就稱為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就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是不能充分被利用,導致血糖不能有效被控制,由此產生的高血糖對體內各個髒器產生慢性傷害而出現各種並發癥。
導致糖尿癥的元凶主要有遺傳因素、外界環境因素(現在社會人們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體力活動少,飲食結構不合理,熱量攝入過多等等原因,是導致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和免疫與感染因素。
主持人:什麼樣的人容易得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會產生什麼危害呢?
劉艷:易感人群為:年齡?40歲的人,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超重或肥胖的人,長期久坐、缺乏運動、壓力大的人,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人,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多囊卵巢綜合癥、長期服用抗精神病或抗抑郁藥物的人,母親懷孕時有糖尿病史/被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的兒童或青少年。
糖尿病的危害一是侵害患者身體,長期持續血糖昇高,會在潛移默化中侵蝕患者的血管和神經,引起體內各組織器官的病變,會導致各種急慢性並發癥的發生。例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心髒病等。
二是影響患者壽命,患有糖尿病的人,比正常人群壽命平均縮短十年左右。
三是造成繁重的經濟負擔,一旦患上糖尿病,需要長期服用降糖藥物,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之外,還要跟各種並發癥作斗爭,特別是一些嚴重的心腦並發癥,往往需要長期住院治療,極大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四是糖尿病會給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同時存在健康和經濟兩方面的困擾,從而形成巨大的精神壓力。再加上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飲食,體育鍛煉,每日打針吃藥,使很多患者失去生活的樂趣。
主持人:糖尿病對人們的危害如此之大,但是在發病初期癥狀往往不是很明顯,很多人容易忽略,直到出現並發癥,纔發現自己原來也得了糖尿病。那麼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癥狀呢?
李征寒:糖尿病早期典型癥狀就是『三多一少』,他們分別是: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輕。凡是出現『三多一少』的癥狀時,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警惕是否發生了糖尿病,應該盡快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減少並發癥的危害。
主持人:剛纔李主任介紹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長期科學的糖尿病飲食行為可有效減輕胰島負擔、維持正常血糖,預防並發癥的發生。但我國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對飲食缺乏足夠正確的認知,這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那麼,糖尿病患者飲食中的有哪些常見問題?我們如何吃纔對健康有利呢?
李征寒:首先,要做到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全谷物、雜豆類佔1/3。主食是影響血糖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糖尿病飲食的核心。主食指的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谷物、薯類、雜豆:除大豆(黃豆)以外的各種豆類,如紅豆、綠豆、豌豆、芸豆等。
(1)要不要吃?
(2)吃多少合適?
(3)吃什麼?a、粗細搭配,全谷物、雜豆類佔1/3;b、選擇昇糖指數低的食物
其次,要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種類、顏色要多樣。
(1)每日蔬菜攝入量500g左右,深色蔬菜佔1/2以上
(2)南瓜、苦瓜真的能降糖嗎?
(3)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水果?吃哪些的水果?吃多少?什麼時間吃?水果乾、水果汁能吃(喝)嗎?
第三,要常吃魚禽、蛋類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魚、禽、肉、蛋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
(1)畜類、禽類、魚蝦貝類,從營養學上,有何不同?
(2)食用肉類的順序是:沒腿的優於兩條腿的,兩條腿的優於四條腿的
(3)每天能吃多少?《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平均每天攝入總量是120克?200克。這個總量進一步可分解為:水產類40克?75克,畜禽肉類40克?75克,蛋類40克?50克。
(4)蛋:每天攝入蛋類40克?50克。蛋黃該不該吃?
第四要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選擇;
(1)每日300 ml液態奶或相當量奶制品
a、為什麼要喝牛奶?
b、喝牛奶為什麼會拉肚子?喝牛奶拉肚子怎麼辦?
(2)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食用大豆25克比較合適。黃豆、青豆、黑豆都屬於大豆。但綠豆、紅豆、豌豆、蠶豆、豇豆、芸豆等不在大豆的范圍之內,它們淀粉含量高,稱為雜豆類。大豆的營養價值?
(3)可不可以吃零食?零食選什麼?什麼時候吃?吃多少?
第五要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
(1)少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的25-30克的標准;
選什麼樣的油?
(2)少鹽:推薦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但由於減少鹽攝入量,確實有更大的健康獲益,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於今年發布了最新的攝鹽標准,成人每人每天吃鹽要少於5g。
a、加碘鹽
b、低鈉鹽
(3)推薦飲用白開水,也可以選擇淡茶與咖啡
(4)滴酒不沾,纔是明智之舉
最後一條,要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
(1)細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30下,把每餐進餐時間控制在15?30分鍾左右。
(2)蔬菜-葷菜-主食的順序進餐可降低餐後血糖波動。
主持人:除了合理飲食外,平時還應該注意什麼呢?
李征寒:還應該適量運動,每天20分鍾以上活動量;規律作息習慣,不熬夜;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及時疏導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維持心態平和;積極通過正規媒介、醫療類科普微信公眾號了解糖尿病防治的相關知識;高危人群應及時進行健康篩查,開展自我健康管理。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訪談到這裡就結束了。通過今天的訪談,我們了解了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對其危害、防治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謝謝李主任,也希望您能常來東北網,為我們的廣大網友帶來更多的醫學知識。網友朋友們,再見!
李征寒:再見!
專家簡介:

李征寒: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內分泌二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風濕病學碩士。哈爾濱市醫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醫師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醫學促進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妊娠與糖尿病學組委員。
從事臨床工作二十餘年,參與省市級科研課題多項並多次獲得科研獎勵。著書3部,撰寫論文10餘篇。專業特長:代謝疾病(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癥等)以及內分泌疾病(甲狀腺疾病、更年期綜合癥、垂體疾病、腎上腺疾病等)的診治,風濕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脊柱關節病、骨質疏松、骨性關節炎等),尤其擅長糖尿病及其並發癥的診治。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香坊區79個垃圾分類投放站昇級 有供暖系統2021/11/01
- 《長津湖》票房超《李煥英》 暫列中國影史榜第二2021/10/31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糧食節約行動方案》
- 氣溫過山車!11月先迎『大回暖』再迎『大降溫』!
- 正視銀發族沈迷網絡問題 讓老年人數字生活更健康
- 極端天氣多發,今年秋糧收成咋樣?權威解答
- 俄男子為照顧染疫祖母,假扮醫生潛入醫院
- 未通過紐約司法考試,小室圭:2022年再戰!
- 埃爾多安出席剪彩儀式,再被小孩『截胡』!
- 巴西警方與犯罪集團發生交火 25名嫌疑人被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