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健康  >  育兒養老
搜 索
孩子多動?要包容但不溺愛
2021-08-30 09:13:21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孩子上課坐不住、老搗亂、注意力不集中等可能是患了多動癥,但還有一種孩子,平時並不多動,甚至呆滯,看上去很文靜,上課時也沒有過多小動作,雖然老老實實坐在座位上,但就是聽不進老師講解的內容,這種也可能是多動癥!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兒內科餘韶衛主任在多年從醫的實踐中總結出了許多關於兒童多動癥的知識經驗,他提醒大家,對於多動癥患兒,家長和老師一定要有耐心、有信心,要包容但是不能溺愛,只要積極采取鼓勵的辦法,配合醫生的乾預治療,相信他們一定能慢慢調整過來。

  多動癥有三種類型

  第二種最易被忽視

  有個叫小西(化名)的男孩,剛上小學時,媽媽就發現他做事特別慢。老師反映他上課時精力不集中。最要命的是寫作業,別的同學晚上9時就寫完了,小西每天都要磨蹭到晚上11時多。到二年級時,小西成績已經全班倒數了。後來,小西被診斷為多動癥。餘韶衛指出,多動癥一般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衝動型。

  患兒常表現為非常好動,性格暴躁、偏執、倔強,做事缺乏思考,不顧後果,隨心所欲進行搗亂,甚至破壞東西、偷竊、斗毆、惹是生非。

  第二種是注意力缺陷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平時並不多動,甚至呆滯,看上去很文靜,上課時也沒有過多小動作,雖然老老實實地睜眼坐在座位上,但聽不進老師講解的內容。這些孩子經常丟東西,三天兩頭丟鑰匙、書本之類的;自我調節能力差,不管給他安排什麼任務,都難以完成。

  第三種則是混合型。

  即混合以上兩種類型的特點。一般來說,衝動型和混合型的多動癥比較容易發現,而注意力缺陷型患兒則常常被家長忽略。

  餘韶衛表示,對於那些做事心不在焉,經常磨磨蹭蹭的孩子,父母們應該盡早帶他們到醫院做檢查,確定是否屬於多動癥或學習能力障礙。

  這些癥狀幫助判斷

  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癥

  多動癥有哪些表現?餘韶衛介紹,以下10點中,孩子出現了6點,就可能有多動癥的傾向:

  1.經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小動作多;

  2.經常離開座位;

  3.在一些不該動的場合亂跑亂爬;

  4.很難安安靜靜地玩;

  5.經常顯得忙忙碌碌;

  6.經常話多,說起來沒完;

  7.經常在問題沒說完時搶先回答;

  8.經常很難按順序等待;

  9.經常打斷別人或強迫別人接受他;

  10.睡眠時身體也經常翻動。

  溺愛、遺傳等

  都會導致多動癥

  孩子為什麼會患多動癥?餘韶衛介紹,遺傳是重要原因,另外,母親孕期的生活習慣以及後天的營養與教育等也是影響因素。

  1.溺愛會導致孩子多動

  近年來,因為孩子患有多動癥而來向餘韶衛求助的父母越來越多。『一方面是人們的認識水平提高了,知道了這是多動癥,開始向醫生求助。另一方面也和現在的教育措施不當有關,對孩子太溺愛,導致多動癥的發病增加』。

  2.遺傳是造成多動癥的重要原因

  『天生調皮』,這話放在多動癥孩子身上不無道理,因為遺傳是造成多動癥的重要原因。很多患多動癥的孩子,其家族都有多動癥病史。大約40%的多動癥患兒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親屬,在童年也患此病。

  3.母親孕期的生活習慣也有所影響

  母親懷孕時的營養、作息、情緒等也都會影響到孩子。

  4.後天的營養與教育也要注意

  孩子後天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營養要全面,缺鈣、缺鋅會促成多動癥;其次是要合理教育,早期智力開發過量,使外界環境的壓力遠遠超過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當前造成兒童注意力渙散、多動的重要原因。

  治療:

  乾預訓練90%有效果

  孩子有多動癥,家長怎麼辦?餘韶衛主張包容孩子的天性。

  1.忽略療法

  針對那些患有多動癥的孩子,他首先建議家長們使用『忽略療法』。孩子都有表現欲,有多動癥的孩子尤其如此。想表現又不知道該怎麼表現,便會做些無聊的事情,引得家長不悅。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理解、包容孩子,采用不乾涉的原則,既不打罵,也不鼓勵。另外也不要笑,看到孩子們表現得很逗趣,家長難免會笑,但笑對於小孩子來說是一種鼓勵,會強化孩子的表現行為,讓他們停不下來。當然,忽略治療並不是忽視孩子,而是要對孩子一些行為的異常更加包容。

  2.宣泄療法

  其次可采用『宣泄療法』。和大人一樣,孩子心裡也有不舒服的時候。當他們發脾氣抱怨時,父母要耐心聽他們傾訴。等他們發完脾氣之後,再試著慢慢溝通。

  3.家長的配合與陪伴

  餘韶衛說,在患有多動癥、學習能力障礙的孩子裡,有一大半是老人、保姆帶大的。他建議家長多花時間陪孩子。有些家長看孩子做事不利索、學習不好,就認為孩子笨或懶,責罵孩子,孩子聽責罵多了也會變麻木。

  4.藥物治療和乾預訓練

  患有多動癥的孩子除了有些需藥物治療外,還可以進行訓練治療。餘韶衛表示,有60%~70%能從根本上糾正過來,90%的孩子治療後會有效果。

  對於多動癥患兒,家長和老師一定要有耐心、有信心,要包容但是不能溺愛,只要積極采取鼓勵的辦法,配合醫生的乾預治療,相信他們一定能慢慢調整過來。

責任編輯:陳芳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