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健康  >  今日看點
搜 索
以『健康第一』促進青少年健康高質量發展
2021-09-27 13:50: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學校實施、社會參與的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到2035年,學校衛生條件、體育設施、健康教育和健康素養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形成高質量的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體系。

  五部門《意見》明確了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則,第一項為『堅持健康第一』。這成為《意見》的一個鮮明、重要的特點。

  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上重要講話,其中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2020年10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2020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印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都要求樹立和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現在,教育部等五部門《意見》再次重點突出『堅持健康第一』,進一步強化了以『健康第一』理念和實踐促進青少年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方向。

  五部門《意見》提出,堅持健康第一,教育學生樹牢『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學會和掌握健康知識與技能,為人人終身健康、建成健康中國奠定基礎。這明確了青少年在衛生與健康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健康在生活、學習、成長和發展中的重要價值,並且每個人包括未成年人都要對自己的健康承擔『第一責任』。只有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健康切實承擔『第一責任』,國家和社會為公民提供的健康服務和保障,纔能通過公民自身努力盡責而得到充分落實。

  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首先對學校體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包括學校要開齊開足體育課,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獲得健康發展、實現健康成長。在此基礎上,『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要擴展、提昇至『大健康教育』層面,學校體育工作要擴大到提昇學生健康素養、加強衛生防疫知識普及教育、加強健康飲食與勞動技能教育、強化心理健康教育、養成健康行為習慣、培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全方位衛生健康教育范疇。

  『健康第一』教育發展為『大健康教育』,擴大了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的范圍和規模,強化了衛生與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了衛生與健康教育的層次和地位,內在地要求相關教育主體積極協同配合,形成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綜合治理格局。為此,《意見》要求各地把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納入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相關規劃,加強統籌協調,落實工作責任,學校要建立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領導牽頭抓、相關部門保落實的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不只是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也不只是在體育教學中增加衛生與健康的內容,而是要形成一個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中心的教育工作體系。

  其次,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應當成為以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帶動多方面、多領域相關工作的有力抓手。

  『健康第一』教育對中小學校體育教育、衛生與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教育內容方面,學校要構建分學段、一體化健康教育內容體系,向學生提供日常鍛煉、傳染病預防、食品衛生安全、心理健康、生長發育、性與生殖健康等課程學習。在師資建設和人纔培養方面,學校要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專門機構,整合校內外資源提昇健康教育能力,提供高水平的健康教育教學服務。要加強健康教育師資專項培訓,把健康教育作為學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專(兼)職保健教師、健康教育教師、體育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後培訓的重要內容,並通過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醫療機構派駐等多種方式,充實學校校醫和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等等。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並稱教育『三駕馬車』,學校加強衛生與健康教育,積極踐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對推動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踐行『健康第一』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加強和改進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有助於以中小學為重點,發揮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牽引輻射效應,將衛生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將『健康第一』理念與實踐融入全民健康發展戰略,將促進全民健康需求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全過程,加快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郭傑)

責任編輯:陳芳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