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
作者:楊蓉(國家社科基金『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政策體系研究』項目組成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助理研究員)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明確,到2025年,人民群眾體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熱情進一步提高,各運動項目參與人數持續提昇。全民健身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幸福生活的基礎保障,關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關乎國家和民族未來。
全民健身的熱潮中仍存在一些認知偏差
當前,我國已轉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全民健身理念逐步成為一種社會主流認識。民眾參與,已從『要我健身』的被動鍛煉轉化為『我要健身』的主動作為,健身已成為人們追求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種時尚。
然而,在全民健身的熱潮中仍存在著一些認知偏差,比如朋友圈病態追求『瘦身』、打卡『漫畫腰』、反手摸肚臍、鎖骨放硬幣等一系列挑戰活動,引起不少人跟風模仿,這傳遞的是畸形審美下對身材管控的焦慮。部分自媒體在營銷過程中為了博取流量,打出諸如『每天堅持這個動作,就比同齡人活得久』之類的吸睛標題,消費人們的健身熱情,傳播『野路子』鍛煉方法,其安全性、規范性有待考證。這一系列不恰當運動所帶來的損傷,非但沒有起到健身效果,反而損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健身可貴,科學為先。人們在開展自我健康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事與願違的情況。如果運動強度過低,沒有鍛煉效果,屬於無效健身。但長時間大強度的運動,則過猶不及,導致身體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運動損傷增加。
有這樣一個真實案例,23歲的陳先生與好友比賽,做了80個俯臥橕沒有分出勝負,於是繼續比,他又堅持了15分鍾。次日,陳先生便身體酸痛,手臂抬起困難,小便顏色變深。第五天,陳先生全身酸痛無力,小便顏色像醬油一樣深,緊急送醫後發現已經出現『橫紋肌溶解』導致的腎功能損傷。橫紋肌溶解,是指過度運動導致肌肉損傷,肌肉細胞被『溶解』,產生毒性物質,釋放肌紅蛋白,進入血液,堵塞腎小管,從而導致腎損傷或腎衰竭,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盲目打卡一些高難度動作,會導致或加速關節受損,進而使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肉、軟組織受損。由此引發的健身過度還會造成骨密度流失嚴重,增加骨折或者骨裂的風險,還可能導致心肌結構永久性改變,造成心率失常,嚴重的會引發猝死。
此外,販賣焦慮有時會讓一些健身者只顧運動,忽略營養的補給。在缺乏營養補充的狀態下進行高強度健身運動,長時間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對身體造成傷害。如果缺乏專業知識,跟隨自媒體網紅模仿一些不科學的健身動作,很可能導致拉傷肌肉。更有甚者忽略自我保護機制產生的疼痛,堅持繼續練習,會逐漸轉成慢性疾病,如骨質疏松、關節炎等。
循序漸進,避免無效、有害健身
回歸健身的初心,避免無效健身、有害健身,應該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用科學與理性的態度,安全健身、有效健身、精准健身。
安全健身。要掌握運動技能,科學合理健身,避免運動風險。做好相應防護措施和熱身活動,健身結束後及時對身體進行拉伸放松,消除運動中能源物質代謝產物——乳酸,緩解運動帶來的疲勞。在健身過程中,要重點避免因運動量超過身體負荷帶來的傷害。切忌盲信盲從沒有資質的自媒體教練,尤其中老年人在健身的時候,要隨時關注心肺耐力、柔韌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體成分等身體指標的變化。如果在健身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則很有可能出現了過度健身,此時需要立即叫停:一是健身後沒有受傷但是肌肉持續酸痛,時間持續一周或以上;二是健身後精神狀態非常差,這有可能是身體激素分泌紊亂發出的『求救信號』;三是健身後大腦受到過度刺激,引發持續性失眠。
有效健身。進行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鍾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或者累計150分鍾中等強度或75分鍾高強度身體活動,纔能算是有效健身。日常生活中盡量達到每天6000至10000步的身體活動量,形成運動自覺。有效提昇心肺耐力,可以開展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等;有效提昇肌肉力量耐力,可以開展器械運動,如杠鈴、啞鈴、彈簧、彈力帶等;有效提昇柔韌性適能,可以嘗試瑜伽或肌肉拉伸練習,包括壓腿,坐位體前屈等。但要注意量力而行,選擇與自身體質相適應的運動方式。
精准健身。精准健身是指根據不同人群的年齡結構、身體機能、健身需求等因素開具『運動處方』,是因人而異設計的一種有計劃、周期性運動的指導性運動方案,使人在享受健身樂趣的同時獲得健康的身體。『運動處方』可以分為競技訓練運動處方、體育教學中的運動處方、預防保健運動處方、臨床治療運動處方四類。其中,預防保健運動處方又包括有氧運動處方、抗阻力訓練處方、柔韌訓練處方、平衡訓練處方等。如減脂塑形,除了有氧運動,還應該加上肌肉力量鍛煉,以避免肌肉和骨骼重量的下降;若是為了增肌,只做力量是不夠的,還要加上高蛋白膳食的攝入。『運動處方』是體育訓練、運動醫學、康復醫學等多學科的融合,可以規避運動風險,做到科學運動。目前,『運動處方庫』正在積極籌建,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讓『運動處方』更加科學、更具指導性。
運動健身,已經成為民眾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方式,需要熱愛生活、熱愛運動的人和組織回歸初心,以科學與理性的態度在健康健身的賽道上奔跑,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08日06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道裡區家熱企均已具備條件 供熱單位客服電話看這裡2021/10/13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公安部:10月20日起新增110個城市啟用電子駕駛證
- 10餘省份開打新冠疫苗加強針,你的疫苗打了幾針?
-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2例 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 國務院教育督導辦要求確保中小學生學籍『人籍一致』
- 鼓勵民眾放棄塑料瓶飲用水,巴黎啟動『免費飲水』
-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美國消費者通脹預期達歷史新高
- 皮尤調查:過去十年美國家庭數量增長率達最低點
- 《魷魚游戲》現實『參賽者』 為還貸再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