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沐鐵城、邱冰清)疼痛是人體受到損害或疾病侵襲的預警性信號,是一種常見臨床癥狀,而慢性疼痛則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中國疼痛醫學發展報告(2020)》數據顯示,我國慢性疼痛患者超過3億人,且正以每年1000萬至2000萬的速度增長。疼痛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後第三大健康問題,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南京鼓樓醫院疼痛醫學科主任醫師陶高見介紹,疼痛是一種與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相關的不愉快的主觀感覺和情緒體驗,是復雜的生理、心理活動,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危害。
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國家疼痛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樊碧發說,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急性疼痛是癥狀,隨著疾病好轉,疼痛就會消失。但是,慢性疼痛持續時間在1個月甚至3個月以上,這種疼痛就不應當作是疾病的癥狀,而是當作一種疾病去處理。
『目前中國的慢性疼痛患者就診率不到60%,很多習以為常的慢性疼痛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樊碧發說,一些人認為疼痛不是病,等病好了疼痛自然會消失。但很多疾病導致的疼痛不容等待,如果在等待過程中不去控制,會影響原發疾病的治療,甚至會引起其他更重的疾病,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
一些老百姓認為『是藥三分毒』,吃止疼藥有壞處。專家表示,但對慢性疼痛而言,忍痛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遠遠大於正確用藥造成的傷害。
該如何正確對待疼痛問題?陶高見說,對於原發性疾病引起的急性疼痛,應就診相應科室,如突發心絞痛應就診心內科、突發急腹癥就診普外科等。而慢性頑固性疼痛,包括疼痛沒有查出病因,或查出病因目前無法根治的,則需到疼痛科就診。
專家提醒,公眾要提高自身健康素養,一有疼痛要及時治療和就醫。如果有疼痛,要在諮詢專科醫生的基礎上合理使用藥物。
『慢性疼痛需要長期管控,應該納入健康管理。』樊碧發說,一旦發展為慢性疾病,就很難根治。慢性疼痛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在專科醫生呵護下把疼痛控制好。以現有知識、技能與方法,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疼痛都能得到比較好的控制。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香坊區79個垃圾分類投放站昇級 有供暖系統2021/11/01
- 《長津湖》票房超《李煥英》 暫列中國影史榜第二2021/10/31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糧食節約行動方案》
- 氣溫過山車!11月先迎『大回暖』再迎『大降溫』!
- 正視銀發族沈迷網絡問題 讓老年人數字生活更健康
- 極端天氣多發,今年秋糧收成咋樣?權威解答
- 俄男子為照顧染疫祖母,假扮醫生潛入醫院
- 未通過紐約司法考試,小室圭:2022年再戰!
- 埃爾多安出席剪彩儀式,再被小孩『截胡』!
- 巴西警方與犯罪集團發生交火 25名嫌疑人被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