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健康  >  龍江醫訊
搜 索
滑雪圈沒戴帽子 男孩變成大耳朵圖圖
2021-12-31 17:48:3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王甦 高軍震)冬至一過,數九開始,哈爾濱正式進入冬季模式,哈爾濱市第五醫院燒傷科門診凍傷患者增多。來就診的患者大都是低齡兒童,哈爾濱市第五醫院燒傷科醫生提醒冬季天氣寒冷,長期在室外活動一定要注意保暖以免意外凍傷。

  潼潼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和媽媽說,自己變成了『大耳朵圖圖』,媽媽一看潼潼的兩個耳朵紅腫的厲害而且還有水泡。媽媽帶著他來到哈爾濱市第五醫院燒傷科就診,接診醫生朱英來詢問後得知潼潼是和小朋友一起滑雪圈,因為玩的太起勁並沒有感覺到冷,回到家之後纔發現耳朵被凍傷,經過查體後診斷潼潼的耳朵為二度凍傷,醫生為潼潼進行了清創包紮。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燒傷一病區醫生朱英來表示,隨著氣溫的降低,最近一段時間因凍傷前來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並且患者被凍傷的部位基本都是耳朵還有個別患者手指和腳趾被凍傷。

  如果需要選出容易被凍傷的部位,那麼耳朵一定高票『當選』。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耳朵這麼脆弱呢?在戶外玩一會就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朱英來介紹,凍傷主要是當身體較長時間處於低溫和潮濕刺激時,就會使體表的血管發生痙攣,血液流量因此減少,造成組織缺血缺氧,細胞受到損傷,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循環較差的部位。如手指、腳趾、耳朵等部位。

  耳朵之所以最容易發生凍傷,與耳朵的構造有密切關系。因為整個耳廓除了耳垂有脂肪組織可以保溫外,其餘部分只有很薄的皮膚包著軟骨,裡面的血管非常細微,保溫能力極差。特別是冬季,耳朵因受到寒冷氣候的刺激,耳部血管的血液供應會比其它部位少,末端血液循環障礙,氣血運行不暢,因而容易發生凍傷。

  那麼,凍傷後如何處理呢?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凍傷了要用雪揉搓凍傷部位,這樣的方法是萬萬不可的。朱英來醫生表示,凍傷後應立即脫離寒冷環境,避免進一步加深凍傷。千萬不要用雪揉搓凍傷部位,這樣不僅不會對凍傷部位起到緩解作用,反而會加重組織損傷。同時也不要用高溫熱源來烤,因為凍傷的皮膚局部血管收縮,如果直接靠近取暖設備,會讓血管快速擴張,加重損傷,甚至還可能讓患者承受凍傷和燙傷的雙重痛苦。用力拍捶患處也只能讓局部的腫脹進一步加重。

  正確的方法是發現凍傷後要第一時間去到溫暖的環境當中,脫去潮濕發緊的衣服鞋帽,用38℃至42℃的溫水浸泡患處,或者用同樣溫度的毛巾、熱水袋進行熱敷,時間不宜過長,皮膚恢復紅潤即可。這樣能讓身體的溫度緩慢回昇,及時讓患者復溫。如果出現水泡切記不要自行處理,以免發生感染。

責任編輯:陳芳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