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 1月19日至21日,銀裝素裹的哈爾濱迎來了第二屆中俄醫科大學聯盟疼痛委員會學術年會及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腫瘤與麻醉學組會議、黑龍江省醫師協會麻醉專業委員會年會、黑龍江省抗癌協會腫瘤麻醉與鎮痛專業委員會年會。四大盛會的隆重召開,吸引了來自莫斯科第一國立大學醫學院、伊爾庫茨克醫學院的十餘位教授及國內的600餘位專家、學者和代表聚會冰城,圍繞如何使病人特別是腫瘤患者安全舒適地度過手術麻醉、術後鎮痛、快速康復等迫切需要解決的臨床問題,以及麻醉與鎮痛方法對腫瘤病人生存期、神經功能、生活質量等相關領域最新研究熱點、難點、焦點話題,進行了精彩紛呈的學術演講和深入討論。


據了解,中俄醫科大學聯盟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具體落實中俄兩國元首關於加強兩國醫藥衛生領域合作的共識,及其《中俄總理第十八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中所涉及醫療領域合作內容的前提下,由哈爾濱醫科大學與俄聯邦伊·米·謝切諾夫莫斯科第一國立醫科大學共同發起成立的。聯盟包括了中俄雙方106所高水平的醫科大學,其宗旨是為了推進中俄醫學交流與科研合作。作為在自願基礎上結成的非政府組織,『聯盟』旨在匯集兩國醫科大學資源,培養高素質人纔,推進中俄醫學交流與科研合作,加快醫學新理論和新技術在疾病預防和治療中的應用,不斷提昇疾病預防、診治和康復水平。
目前,中俄醫科大學聯盟已成立了藥理學、神經外科、疼痛學等近20餘個分會。其中,哈醫大在國內醫科院校中率先建立了中俄醫學研究中心,下設了14個研究所,並與莫斯科、聖彼得堡、葉卡捷琳堡、海參崴等國立醫科大學在心血管病診治、新藥研發、微生物防治、血液腫瘤轉化、神經科學等方面簽署了20多份科研合作協議。同時,中俄醫科大學聯盟在三年多的頻繁交往中,兩國師生互訪交流人數逾5000人次,簽署合作協議37項,舉辦大型會議46場,參會人數近3萬人次。聯盟成員單位也從原來的92所擴大到如今的106所,涵蓋了中俄兩國眾多高水平大學,已成為中俄兩國大學規模最大、參與院校最為廣泛的合作聯盟。
據介紹,此次盛會是由中俄醫科大學聯盟、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黑龍江省醫師協會、黑龍江省抗癌協會共同主辦,由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和哈醫大中俄醫學研究中心疼痛研究所承辦。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旭、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寶峰先後致辭。作為中俄醫科大學聯盟疼痛學術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張旭院士在講話中指出:當前醫學界已逐漸意識到長期的疼痛就如其它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等一樣是一種疾病,必須以治療慢性病的心態來對待,即慢性疼痛是一種疾病,而不僅僅是疾病的一種癥狀。這一新觀念引發了疼痛醫學在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的蓬勃發展。因此,必須加強宣傳和教育,不僅使病人意識到疼痛的危害和及時診療的重要性、必要性,也要使我們廣大的臨床醫生認識到開展慢性疼痛診療的現實意義。
張旭院士強調,疼痛醫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多學科聯合,全方位地解決疼痛的診療和預防。廣大疼痛科醫生和科研人員積極有力地推動疼痛研究與臨床實踐,不斷加強相關學科合作,持續深化國際國內學術交流,一定能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多的健康福祉。他希望通過中俄醫科大學聯盟疼痛學術委員會這一群團組織,全面促進疼痛臨床和科研的更大進步,促進疼痛科研成果轉化,促進臨床和科研的有效結合,最終做到真正地服務於廣大疼痛病人的目的。
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院長於凱江教授在致辭時說,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很多患者長期帶瘤生存,癌癥病人的生存時間也越來越長。如何讓這部分群體過上有質量的生活,對癌癥患者和家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緩解和祛除疼痛,對保證癌癥病人生活質量和生命尊嚴都是全社會必須重視的問題。為了解決廣大癌患的需求,哈醫大腫瘤醫院成立了黑龍江省癌痛診療中心,通過麻醉科、疼痛科、腫瘤內科、外科、放療科、介入科和寧養中心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共同降服癌痛,提高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於院長希望通過承辦中俄醫科大學聯盟疼痛學術委員會會議,加深全省與國內外麻醉疼痛學同道的交流,促進醫院麻醉和疼痛學科的發展。
另據了解,黑龍江省抗癌協會腫瘤麻醉與鎮痛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也於19-21日同步召開。作為全省首個腫瘤麻醉與鎮痛專業的學術組織,該委員會是去年底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麻醉與鎮痛專業委員會和黑龍江省抗癌協會正式批准成立的。據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麻醉與鎮痛候任主任委員、黑龍江省抗癌協會腫瘤麻醉與鎮痛專業委員會主委、哈醫大腫瘤醫院副院長兼麻醉科主任王國年教授介紹,該委員會將聯合省內廣大同行,針對圍手術期麻醉管理及新進展、精准麻醉、麻醉與預後、癌痛治療和心肺復蘇,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等工作精誠團結,攜手攻關,共同推進黑龍江省疼痛和麻醉事業邁上新臺階。
在本屆學術年會上,與會代表形成的共識是,在不斷提高疼痛醫學臨床診治水平的同時,還必須加大在疼痛基礎理論方面的科研力度;要由訓練有素的疼痛專科醫師組建疼痛診療科和診療中心,建立由疼痛基礎研究人員組成的疼痛科研中心,以加速發展我國疼痛醫學事業,促進臨床成果轉化。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20部門印發意見加快勞務品牌發展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確診病例36例,均為境外輸入
- 為創新型中小企業量身打造 北京證券交易所起航
- 推動經濟行穩致遠 中國市場主體數量已增至1.46億戶
- 全球多家醫學期刊聯合呼吁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 橋本聖子談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 是否成功讓歷史來證明
- 俄外長:俄或接受塔利班邀請出席宣布新政府組建儀式
- 泰國國家旅游局:曼谷等地計劃10月起對國際游客開放